- · 《电子测量技术》刊物宗[08/03]
- · 《电子测量技术》征稿要[08/03]
- · 《电子测量技术》投稿方[08/03]
- · 《电子测量技术》数据库[08/03]
- · 《电子测量技术》栏目设[08/03]
电子测量技术实践课程教学改革浅析(3)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二) 增加资金投入,完善实验设施 实践活动的开展离不开良好实验条件与软硬件设备设施作为充足保障。因此,为了让课程的实践教学不再是纸上谈兵
(二) 增加资金投入,完善实验设施
实践活动的开展离不开良好实验条件与软硬件设备设施作为充足保障。因此,为了让课程的实践教学不再是纸上谈兵的面子工程,而是可以落实到学生的专业学习中,学校要结合实践课程的教学需求,增加资金投入,积极向上级有关部门反应学校发展和人才培养需要,向上级部门申领资金,并将资金进行合理规划安排,避免产生不必要的资金浪费,注意实验设施的完善与科学使用,加大日常养护和管理设备工作力度,及时对陈旧、损坏的设备进行更新换代。针对很多学校客观存在资金不足的问题,学校要拓展资金筹措渠道,并且积极向政府有关部门争取改善实验教学条件的支持与优惠政策,以最大限度给学生提供最好的电子测量技术实践环境和相关设备设施[5]。
例如,高职院校可以加强电子测量技术课程教学的校企合作力度,通过与相关建立的校企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到企业进行参观、实习等机会,让学生能够在电子测量的工作氛围中受到良好熏陶,更加钻研计算机和传感器的构成、测量电路的构成、计算参数的计算、实验仪器的选用、实验步骤的设定等,避免学生在单一的校园实践教学环境中由于重复实验产生倦怠、厌烦等不良心理,同时给该技术一些综合性课题的研究提供新的平台。
(三) 合理设置课时,提高教学质量
学校在设置电子测量技术实践教学课程的过程中,要综合考虑以下几方面,确保课程设置安排合理,能够起到促进学生透彻掌握理论知识的作用,提高教学质量,充分发挥出课程实践教学价值。
首先,结合理论内容讲解增加实践课程教学,以实践教学贯穿理论课堂为目标,让学生可以在了解电子测量理论知识后及时通过技术实践教学和动手测量操作,将理论知识变为自己的电子测量技术能力,实现知识到专业技能的迁移,达到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的教学效果[6]。
其次,结合学生专业学习需求保证电子测量实践课程课时充足,学校建立健全的课程建设体制,禁止压缩电子测量技术实践教学课时的行为,充足的课时安排可以给学生创造多种多样、时间充裕的实验操作机会,让学生可以在教师科学指导下通过实验解决学习中遇到的疑惑问题,让学生动手操作与动脑思考能力得以协调发展。同时,教师应对实践课程进行合理规划与安排,避免在某一知识点讲解时间过长而占用实践课时,根据学生特点合理安排实践活动,提前将实践任务通知给学生,给学生预留充足的时间进行实践安排和分组,确保实践活动可顺利展开,同时便于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习团队精神,培养基本的团队合作意识,为日后步入社会、从事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四) 丰富教学内容,培养学习兴趣
高职电子测量技术实践课程的教学内容要具有开放性、趣味性、合作性、竞争性等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特点,才能够将学生的注意力牢牢抓住,提升实践教学的效率。为了达到这一效果,教师在实践课堂的教学前要做足准备工作,首先深入解读教材内容,依据新课程标准要求掌握实践教学内涵,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实践教学初衷出发,制定适合的实践教学目标,掌握电子测量专业的市场现状和发展趋势,并以此为重要参考依据从网络资源等途径中获取源源不断的行业新信息、新技术、新测量仪器等相关内容,用以弥补教材内容存在一定滞后性的缺陷,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认识到社会发展与自己日常生活中处处都有电子测量技术的影子,进而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积极投入到测量技术的实践教学中,成为学习的主人。
(五) 创新教学方法,增强实践效果
教师在电子测量技术实践课堂所采用的教学方法要多样化、科学化和先进化,这样才能够带给课堂无限生命力,让课堂成为学生快乐学习、善于实践的平台,一扫过去的沉闷无趣现象[7]。教师在课堂积极引入多媒体教学法、任务驱动法、合作学习法等多样化教学手段,让学生能够充分参与到实验的各个环节中,调动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学生创造里与团队精神,促进学生之间的沟通与协作,进而增强实践教学效果。
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搭建电子测量技术虚拟实验平台,令现实实验条件中无法完成或者实验设备资源不足的实验项目能够在虚拟实验技术的辅助下顺利开展,促使学生更快、更好的理解吸收理论教学内容,深刻掌握概念原理,加深学习印象。
文章来源:《电子测量技术》 网址: http://www.dzcljs.cn/qikandaodu/2021/0709/888.html